扫码关注学院公众号

首页

科研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团队 -> 正文
58必威苹果

研究方向3:智能水凝胶材料及其组织修复

多功能智能水凝胶及用于糖尿病皮肤、骨关节炎、心脏、脑等组织修复的研究

联系人:向韬副教授 xita198906@swjtu.edu.cn

研究方向4:微纳米高分子纤维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多级结构微纳高分子纤维的制备及在局部给药、体外即时诊断、组织修复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联系人:杨光副研究员 gyang@swjtu.edu.cn

研究方向5:微生物活性生物材料用于重大疾病治疗

微生物活性生物材料用于治疗肿瘤、细菌感染、炎症性疾病、慢性伤口等重大疾病

联系人: 侯建文副教授 houjianwen@swjtu.edu.cn

研究方向6:重大疾病诊断用纳米材料

量子点、磁性纳米粒子等用于肿瘤细胞、细菌等捕获和检测,实现疾病早期检测

联系人:赵静雅副教授jyzhao@swjtu.edu.cn

研究方向7:形状记忆高分子/凝胶等智能动态软材料研究

动态软材料的结构设计、刺激响应、形状构筑及其在组织工程和柔性可穿戴器件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联系人:谢辉副教授 huixie@swjtu.edu.cn

研究方向8:多功能表面材料

固液界面的物理化学调控和界面功能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联系人:孙强强副教授qiangqsun@swjtu.edu.cn

研究方向9:形变物质与系统

探索多功能形变材料,结合形变材料与微纳系统构建形变系统,实现其在生物医学和仿生工程中的应用

联系人:潘益副研究员 vincentpanyi@swjtu.edu.cn

七、人才培养情况

本团队在指导的研究生中, 其中30余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和校优秀硕士论文奖, 多位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毕业生就业率100%,培养的多名硕士研究生直接保送清华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生中数人以人才引进方式到四川大学、必威东盟官网首页、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就职。同时多名优秀毕业生就职于著名科技公司,包括上海微创医疗器械、四川科伦集团、四川迈克生物等大型企业。

下一篇:生物材料表面工程团队

Baidu
58必威